【重要】2021教资科目二必背的23道辨析题(二)


【重要】2021教资科目二必背的23道辨析题(二)

做辨析题大家一定要注意,最开始的判明对错很关键,因为题目判断错误,内容写再多也没分了。2020教资笔试成绩马上就要出来了,小编在此希望考了的都考过,准备报考2021年笔试都要好好准备。

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1)题目说法错误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德育过程并不一定以知为开端。

8、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想象。

(1)说法错误

(2)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在 1 分钟左右,容量为 5 ~ 9 个组块的记忆;长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在 1 分钟以上,甚至是终身且容量无限的记忆。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要经过复述,而非想象。

(3)故表述错误。

9、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1)说法错误

(2)教学任务不仅仅是指给学生传授知识,还包括道德教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

(3)因此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10、气质是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上的心理特征,所以它是有好坏之分的。

(1)说法错误

(2)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通常称之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气质。气质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优势的一面,但是也都有消极的一面,所以没有办法比较其好坏。

(3)故表述错误。

11、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1)题目说法错误

(2)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特点。但是教育的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决定的,每一时代的教育从以往教育中继承什么,也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和政治制度分不开。

(3)综上所述,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受到社会的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的制约,题目说法错误。

12、知识越多,能力越强。

(1)题目说法错误

(2)知识不等于智力,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取的知识与能力,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应,能力是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能力的高低。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有条件的,教给学生的科学规律性的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智力。

(3)可见智力的高低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题目说法错误。

13、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

(1)题目说法错误

(2)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培养要求。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因此,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不同的。

(3)故题目说法错误。

14、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1)题目说法错误

(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自发形成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不等同于品德形成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主体上来说,德育过程是双边的,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单边的;2.从影响上来说,德育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而品德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3.从结果上说,德育过程的结果与社会要求一致,而品德形成过程与社会要求可能一致,可能不一致。因此,德育过程不等同于品德形成过程。

(2)故该说法错误。

15、接受学习一定是有意义的学习。

(1)题目说法错误

(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当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时,这种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如果学生接受学习是死记硬背式的没有建立相应的联系,这种学习就是机械的接受学习。

(3)综上所述,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题目说法错误。

来源:本文由易搜教育网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