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知识大盘点--学习迁移
为了更好的帮助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小伙伴,小编整理以下资料,以思维导图加文字的形式将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相关考点,呈现给大家。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预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一、含义
1. 概念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 成分
学习需要(内驱力)
学习期待(外部诱因)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1. 根据迁移的性质划分
(1)正迁移:促进作用
(2)负迁移:阻碍作用
2. 根据迁移发生的时间顺序
(1)顺向迁移:先→后影响
(2)负向迁移:后→前影响
3. 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概括水平
(1)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不同概括水平/难度的经验之间的影响。如,先学习水果概念,能够促进对苹果、香蕉等概念的理解
(2)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影响。如,先学习苹果的概念,能够对香蕉概念的理解。
4. 根据迁移的内容划分
(1)一般迁移: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
(2)具体/特殊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非重点)
一、形式训练说
心智由官能组成、训练官能、无条件
二、共同要素说
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
观点:两种学习之前具有共同要素、有条件
三、经验类化理论
人物:贾德
观点:概括化经验的形成
四、关系转换理论
人物:格式塔学派
观点:手段和目的关系
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人物:奥苏伯尔
观点:认知结构的形成
第三节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已考简答,非重点)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简答,重点)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口诀:教材编成册